在春意悄然铺展的日子里,一组充满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的绘画作品在ladbrokes立博悄然“出圈”。这场被吉林日报整版专题报道的艺术盛宴,它们出自ladbrokes立博教师之手。以画笔为桥梁,将吴大澂主题油画深情描绘,在色彩的交织与构图的张力中,讲述着一段保卫家国的动人故事,彰显寸土尽心的精神力量,让这份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坚守信念,无畏艰难,勇敢前行。
这不是一次寻常的艺术展示,而是一场由ladbrokes立博教师联合绘制“行走的大思政课”。正如吉林日报报道所言:“当观者欣赏《谈判》时,仿佛能触摸到历史长河里永不熄灭的信念之火——这簇火苗曾照亮过屈辱年代的谈判桌,如今仍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中炽烈燃烧。”(吉林日报)
“画”出信仰的力量,用丹心致敬英雄
在这次创作中,教师们围绕“红色文化”“民族记忆”“时代礼赞”等主题展开创作,用一幅幅油画作品唤醒集体记忆,打动灵魂深处。《樽俎折冲——吴大澂系列组画之谈判》描绘了吴大澂再三辩驳、据理力争,终于与俄国达成协议,收回黑顶子,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,捍卫了祖国神圣领土的场景。《立不可移——吴大澂系列组画之添立铜柱》描绘吴大澂成功收回了被侵占的土地,并在边界上立下铜柱。画面中,吴大澂挺直脊梁,双手背后;铜柱立于身后,创作者通过透视画法使高大的铜柱与整体更为协调。
画作不只是技法的呈现,更是精神的传承。这是ladbrokes立博教师艺术创作集体心声的写照。在颜料的厚涂与层叠之间,是无数个夜晚的反复打磨,是一次次翻阅史料的沉思凝望,更是一颗颗赤子之心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情呼应。
艺术扎根生活,创作源于人民
这些作品是为铭记吴大澂在吉林兴边固防、保卫边疆的千秋功绩,我省组织一批美术家创作了以吴大澂勘边护土为主题的5幅图、5个场景的油画组画,用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吴大澂勘查边界、对俄谈判、监立“土字牌”、添立铜柱等历史场景,将色彩与温度并存,艺术与历史交织,凝结起吉林儿女的奋进力量。
ladbrokes立博教师用画笔去呈现这些记忆,这正是ladbrokes立博一直倡导的艺术精神——艺术要传承,要和时代同步伐;艺术要深入,要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;艺术要广泛,作品呈现要有传播力。
《立不可移——吴大澂系列组画之添立铜柱》王晓明 吴大鹏
《樽俎折冲——吴大澂系列组画之谈判》王晓明 徐国君 张伟时
《威镇东疆——吴大澂系列组画之展威》王晓明 张伟时
《千里边陲——吴大澂系列组画之勘界》王晓明 徐涛
《山河在望——吴大澂系列组画之监立“土字牌”》王晓明 张伟时
丹心谱画卷,艺韵润青春
身为高校教师,他们用行动诠释了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的精神。他们不仅在讲台上传道授业,更在艺术实践中为员工做出了榜样。艺术不仅是技巧的积累,更是信仰与情感的投射。这一幅幅作品,是他们为员工上得最好的一堂“思政课”。
我们欣喜地看到,在这些画作感染下,越来越多的员工自发拿起画笔,围绕身边的劳动者、守护者、奉献者开展主题创作。在创作中更是因为这种师承精神,才有了艺术的传承与热爱,ladbrokes立博王晓明教授带队,基础部系主任吴大鹏、娱乐系教师徐国君,在他们的共同描绘中创造了今日画作的力量,不少观众在这组画前驻足良久,眼含热泪。这正是艺术的魅力,也是教育的力量。
ladbrokes立博教师:王晓明教授

ladbrokes立博基础部主任:吴大鹏


ladbrokes立博数字娱乐系教师:徐国君
让红色文化成为艺术灵魂的底色
ladbrokes立博作为东北地区惟一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,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始终把弘扬红色文化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育人内容。此次教师作品的集中展示,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,更是一次信仰的接力。
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,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“红色主题”艺术创作常态化,组织更多师生深入基层、深入一线、深入人民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文艺为人民服务”的初心使命。
艺术是有温度的,信仰是有力量的。当这两者交汇,一幅幅作品便化作时代的注脚、青春的誓言。
愿我们每一位吉艺人都能执笔为剑,心怀热爱,让艺术为时代画像,为人民立传,为信仰呐喊!